2月17日上午9時,由中國眼鏡協會主辦,卡爾?蔡司光學(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眼鏡協會“云課堂”第二期“精益管理”課程正式開播。
后疫情時代,如何提高眼鏡企業的管理水平、抗風險能力,以及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是行業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協會邀請卡爾?蔡司光學公司的3位講師,以“修精益管理 筑行業未來”為主題,以“精益思想”“價值與浪費”“精益問題解決”3大內容為切入點,講授了精益管理的起源、精益管理如何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以及如何通過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組織優化。
卡爾?蔡司光學創新教育部總監楊佳瑋在《精益思想以及實踐》中講到,精益思想誕生于1800年,通過歷史的沉淀,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可用于各個行業。他通過5個關鍵詞講述了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則:1.減少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2.通過端對端的服務提升客戶價值;3.從根源找到問題并持續改善;4.用標準化的流程和服務提升客戶體驗;5.全員參與是成功實施的關鍵??偟膩碚f,精益是全員參與,不斷減少浪費,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的運營方法和管理哲學。
卡爾?蔡司光學創新教育部精益管理負責人王康在《增值與浪費》的主題分享中,通過案例闡述了增值活動與非增值活動的定義。增值活動僅是所有工作流程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必須要有但不增加價值的活動以及明顯的不必要活動等非增值活動。借助8大浪費案例,他分享闡述了精益的基本原則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浪費,提高價值。
卡爾?蔡司光學創新教育部精益經理黃杰在《精益問題解決》的主題分享中總結了精益思想的定義和基本原則,并強調完善的理論體系需要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他還通過案例分析了實施精益原則需要做到PDCA與持續改善,即Plan(計劃)、Do(行動)、Check(檢查)、Act(行動),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行動計劃、執行改善行動、監控執行、檢查實施結果到固化成果,進行持續改善。這是一個持續循環的動態過程,持續從錯誤中學習和反省,幫助人成長進而實現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