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眼鏡制造在基地復審通過后的5年中在廈門市政府的關懷指導下,在全行業企業的全力努力下,繼續高速發展,優勢持續擴大。
(一)太陽眼鏡生產的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核心技術居于領先地位。
2015年以來,廈門眼鏡企業在太陽鏡的兩大產品支柱:眼鏡架和太陽鏡的制造技術上持續精進。
眼鏡架的生產原本廈門居于中等水平,質量中等,品種相對單調。幾年來,誠益光學的PEI(塑剛)和鈦合金鏡架,雅瑞光學的不銹鋼鏡架,華茂光學的特殊塑膠鏡架等,無論在品種、品質和產量上都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平,為太陽眼鏡成品檔次和單價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近三年來,由于廈門眼鏡品牌的眼鏡架銷售突飛猛進,進一步帶動了廈門眼鏡架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規模。
中高端太陽鏡片歷年來是廈門眼鏡生產的強項,隨著PC、尼龍偏光鏡片成為太陽鏡的標配,廈門太陽鏡片生產在技術和產量上迎來了一個增長高潮。目前在高端PC、尼龍偏光鏡片及其加工領域基本壟斷了國內外市場,并新涌現出澳捷、艾普、騰諾等一批年產億元以上的鏡片科技公司。
得益于產品技術的升級換代,2019年廈門眼鏡產業區共生產太陽鏡約6000萬副,光學鏡架約2500萬副,老花鏡約1000萬副,各類鏡片1.5億副,眼鏡盒(袋)2000萬套。在產品總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提高了110%。
(二) 產品的品種優勢更加明顯
廈門眼鏡品牌在國內市場太陽鏡領域已形成除國際一線品牌外的全面優勢。近5年,隨著國內近視矯正市場的迅速擴大,各品牌又不失時機的開發鏡架產品。目前,在國內太陽鏡、眼鏡架綜合品牌中,“暴龍”、“海倫凱勒”、“派麗蒙”居于領先地位,其中“暴龍”更以年銷售額20億元的業績遙遙領先。此外,廈門企業代理行銷了一批國際知名品牌(不是直接從國外進貨銷售,而是取得代理授權,將品牌的研發、制造、行銷都放在廈門,使之成為更適合中國消費市場的眼鏡品牌),主要有“寶姿”、“圣大保羅”、“皮爾金頓”、“Jeep”、“BMW”、“NBA”等,這些品牌大多數都在國內市場單項產品銷售上名列第一。
(三) 研發和標準成為廈門眼鏡的核心競爭力
廈門眼鏡強大的品牌引導能力還體現在對設計的提升上,為使品牌的吸引力更加突出,廈門無論品牌企業還是代工企業都不遺余力的加強設計能力,所有的企業都設有研發部門,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各產業區里首屈一指,其中雅瑞光學(暴龍)和誠益光學的研發人員都在兩百人以上。品牌競爭也同時開啟了自主產品研發的道路,以前廈門眼鏡的款式、結構、鏡片功能基本是借鑒一線歐美品牌的產品,現在廈門的太陽鏡和鏡架已成為擁有自己的風格,引領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欣賞和消費的潮流品牌。
保障產品和品牌持續領先不光是要擁有良好的產品技術和研發設計水平,領先同行的產品標準和工藝標準是產品的內在競爭力,廈門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的眼鏡標準制(修)訂工作,在國家光學標準委員會眼鏡光學分標委中,廈門企業的委員人數有9人,僅次于上海地區。廈門企業在太陽鏡、3D眼鏡、老視眼鏡等產品國(行)標的制(修)訂工作做為起草單位承擔了大量工作。在防藍光等行業面對的標準討論等工作中主辦會議,提供場所,熱心討論。2016年廈門市開展建立《廈門眼鏡》地方標準工作,廈門企業積極響應。
做為一個產區,制造企業在工藝標準和檢測標準上的水平決定了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水平。廈門企業在這方面整體而言走在全國眼鏡產區的前列,特別是近5年來,廈門年產值億元以上的十幾家生產企業已全部擁有本企業產品的專業實驗室,擁有全項的產品檢測設備和能力。在偏光片、太陽鏡片、運動防護等檢測標準和檢測設備方面領先于國內同行。
(四) 疫情之下廈門眼鏡產區的新變化
2020年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沖擊下,廈門眼鏡企業在協會領導下,借助行業設備優勢,迅速投入抗擊疫情的工作,艾普、富遠達、澳捷等公司從開模到出成品只用了20天就完成協會捐助湖北的14萬付防護眼鏡的生產。緊接著,幾家企業開拓內外銷市場,由于產品質量好,企業生產規范,產品暢銷。至2020年6月底,已生產銷售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近3000萬個,不但為抗疫做了貢獻也開拓了一個新的產品領域,預計防疫產品2020年的產值將達到10億元。進入復工復產階段,雖然也受國外訂單減少的影響,但由于廈門企業客戶的結構,外銷企業影響在各產區中偏小,內銷至6月底已恢復增長。預計2020年全年全產區產銷將同比持平。這也將是對這5年來產區轉型發展的一次總檢驗。相信廈門眼鏡企業將盡力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